地骨皮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功效研究进展(三)
一切存在的观念、神话、常识、伦理、科学、艺术、哲学,都是人类智慧的创造。
我们甚至可以说,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,就是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的传播的产物,它是我们跨文化研究的成果。因此,我们也不必担心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不切实际的美化,毕竟其心目中的宣传对象不是中国学生或民众。
但有些批评家,特别是习惯于用西方的眼光批评中国传统的人士,可能会不以为然。[3]这是西方学者的批评,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。不过,从普鸣的例子中,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另外一种现象,即这种交流不是师生教学关系,接受者更象是到友谊商店挑商品的顾客。其后,它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权利意识的高涨,几乎成为今天年轻一代自我标榜的关键词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,中国哲学家自身的任务就很简单。
我们可以想想,五四以来,除了为数不多的保守主义者外,不论社会主义,还是自由主义,在通过文化或思想比较来宣传自己主张时,有多少不是用中国的短板比西方的长处的?说到底,如果出于学习的目的而了解其它文化,眼光盯住对方美好或优秀的事物,应该属于自然的态度。当然,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。反思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,审问、慎思、明辨就是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的方式,亦是思维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活动。
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就是一种求实求是之学,既实事实功,又实效实是。薛季宣认为为国事功之道,就在于化解人民疾苦,首先要改变乡民的科折不均,其次是丁绢的赋税。许景衡说,京东西州县因金兵劫掠,朝廷免收今年赋税。中国哲学的实践活动是探赜、追问和合之道。
刘安上刚正不阿,面奏皇上,蔡京自若,乃再列班面奏蔡京十条罪状。他们之所以能为道屡迁、唯变所适,是其哲学思维不断忧思而追问、不断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而自我反思、不断地自我批判而开新、不断自我度越而创造新境界所致。
林损说,永嘉学派诸子之心之所以能特立独行,在于其志事之判,诚伪之辨,研阅之方,措施之宜,本末精粗之条贯,才智气量之涵养,高明而不涉于虚,笃实而不流于浅,执其常而观其变,而永嘉学术之真,亦大略可睹矣。逮今数月,宜人人有报效之心,求诸军情。无论是后来的王十朋、薛季宣、陈傅良、叶适,还是刘基、张璁、项乔,以及孙锵鸣、孙衣言、陈黻宸、林损,都以开放兼容为学术思想发展繁荣的生命线,都是为道屡迁、唯变所适的先觉先行者。其二,社会伦常的冲突和道德价值危机。
融突和合是生生创新之法。任用有贤德的能人,必行德政济民。张璁任首辅期间,持身清廉。唐末五代动乱之后,两宋哲学思想家面临礼崩乐坏,三纲五常道乖,宗庙朝廷失序,制度文章扫地的处境。
他们的忧患而反思,是对思想的揭示、辨析、鉴别、选择,如叶适的《习学记言序目》可称为忧思,因忧思之思而有新哲学、新发现、新创新,如陈黻宸的《老子发微》《庄子发微》、叶适和孙锵鸣对《周易》独具匠心的新诠释。经许景衡、刘安节、刘安上的和同之辩、理一分殊与郑伯熊、郑伯谦、王十朋的问道、求道、悟道,由矛盾差分而趋向融合而和合的创生历程,到薛季宣把程门洛学所体贴的形而上的天理之学,转化为形而下的事上理会,使理与事相融突而和合,而生生为温州事功之学,又经陈傅良、叶适、刘基、黄准、王瓒、张璁、项乔、王叔果等,融突而和合程朱理体学、陆王心体学和张载的气体学,而成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。
他在殉难前仍射杀数寇。薛季宣说:雪岳飞之冤,天下知与不知,无不称庆。
它既蕴含着时代的烙印,又超越时代而具有不朽的价值。黄淮也认为治道之要莫先于安民。多元多样思维方式是哲学思想发展的动力,哲学只有在多元多样思想辩论中敞开心胸,各抒己见,才能激起智慧的火花,让哲学真知闪光。永嘉学派以致广大的胸襟,极高明的睿智,在融突和合二程(程颢、程颐)的洛学、王安石的新学和张载、吕大临的关学中化生,并在与其他学派互相交往、切磋、论争、探赜、借鉴、吸收中发展。并安置流民,以及归正人(指中原人民逃回淮西的人),使他们生活有着落。非从天降也,非从地出也,人情而已矣故圣人缘人情以制礼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异同,明是非也礼,时为大,顺次之。
陈傅良认为,夷狄之祸起,是由于横征暴敛,丧失民心。这里乡间诸先生即指永嘉学派的薛季宣、陈傅良等。
洪武初年,温州地区就成为倭寇侵扰的地方。尽精微,就能智能创新,悠久致远。
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思维理念、理论,因其体现了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而被大众所接受。朱熹说:江西之学(指陆九渊心学)只是禅,浙学(指永嘉事功之学)却专是功利。
真理是这种体认是否符合实际的真实道理。从认知、再认知、实践、再实践的过程,才能深刻认知事理和事物的本质,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。万物是由多元多样的阴阳五行杂合而成,而非单一的一元的造物主的创生。在排除了在与在者的虚假之后,即是真实的事实,以追求是。
不欺能尽忠,不惑于邪,不溺于货,则廉而公,公则明,明辨是非曲直善恶。求之今人,则于太子詹事王公龟龄,其亦庶几乎此者也。
使贿赂公行、贪赃枉法有所收敛,利国利民,对明中兴作出巨大贡献。因为人不能无实践的笃行而从外界直接得到知识。
永嘉学派通过智能创新,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事功之学。(作者:张立文,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) 进入 张立文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永嘉学派 。
面临这种有关国家、民族命运的种种冲突和危机,显然不是诸公清谈和禅学的空无能化解的,唯有永嘉学派教人就事上理会,即理会、体认国内外冲突危机的实际与事实,把握这个时代所普遍存在的主导性矛盾的生存世界、意义世界、可能世界的冲突和危机,教著实地将其升华为化解之道的思维理念,而体现为这个时代的精神。尤邃于古封建、井田、乡遂、司马之制,务通于今。这样治理国家,百姓就能安居乐业。理论思维的特色 永嘉学派八大哲学精神世界,是时代精神的精华,也是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精髓,亦是化解世界冲突危机之道。
慎重任用德才兼备的官员担任郡守县令。志存高远的本性是胸怀天下,开放包容,诚信仁爱,谦虚谨慎,与人为善。
诚信被儒家看作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和进德修业之本。诚为真实不欺的德性,信是遵守诺言的德性。
既钩深之精微,又致远于孔子之本统。根据实际事实,追求真理。